配资网上炒股平台 做好水文章 实现绿效益
为让每一滴水都发挥强劲效能,近年来配资网上炒股平台,银川市对水资源实施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再到“水市场”的全过程管理。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银川经开区主动推进水资源的严控严管、精打细算、用活用好与增值赋能,着力做优做强“水文章”、培育壮大“水经济”,探索出一条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资源实现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巧施节水计循环利用创效益
蓝宝石是近年来新材料领域的一片“新蓝海”,也是支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的重要材料。以银川为中心,已初步形成从蓝宝石晶体、晶片到生产装备相配套的产业链,依托宁夏鑫晶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筑巢”,目前银川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
在宁夏鑫晶盛的生产车间,排列整齐的“长晶炉”昼夜不停地运转,这些炉体正“孕育”着工业蓝宝石,而最为核心的长晶环节是“废水大户”,平均一年用水量达几十万吨。随着银川市“四水四定”试点市建设工作推进,企业用水量将根据产能确定,再生水的使用无疑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新途径。
“从2024年开始,企业积极使用再生水,起初主要用于厂区绿化浇灌,随着银川市再生水水质逐步提高,企业将其引入循环冷却塔用于生产环节,现在仅长晶环节,再生水利用率就达到95%。”宁夏鑫晶盛总经理丁建亮介绍,在后续的切模抛环节,企业根据工艺需求对废水进行反复沉淀过滤,循环利用两到三次,全年为企业节省成本上百万元。
把自来水用在“刀刃”上,是宁夏鑫晶盛精打细算的“绿色账”“节水账”。位于银川经开区的另一家“蓝宝石”巨头,则用“两个循环”攻克了再生水循环难题。
污水何以变“清流”?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冷却水循环回用、废水处理再利用等措施给出了答案。企业衬底加工厂需要使用大量超纯水,通过技改处理后,这些中水经过“外循环”,再次回到长晶工厂用于冷却塔,最后经过“内循环”得以蒸发,企业的污水排放量由原来的40万立方米/年缩减至10万立方米/年,重复利用率达98.5%以上。
一直以来,银川经开区不断探索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新路径,逐步破解用水权改革面临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全面提高园区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科学调配园区企业闲置用水权指标,激活企业间点对点水权交易,以深刻的用水权变革推动园区水资源配置体系整体性重构,积极为全区工业园区节约用水、循环用水、科学用水提供经验。
善用再生水梯级处理成典范
8月5日,在银川经开区宁夏电投银川热电有限公司全厂水资源综合利用改造项目现场,工作人员用量杯接了一小杯经特殊技术再处理的“新生水”。这杯水清澈通透、无色无味,肉眼看与纯净水别无二致,很难让人将其与进入污水厂前那浑浊泛黄的污水联系起来。
这些经过处理的再生水通过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为热电公司生产用水“减负”。作为达到相应水质标准的再生水,它们成为企业的“第二水源”,大幅缓解了银川热电乃至银川市的供水压力。
其实,该企业在节水领域已深耕多年。2022年,公司精准施策,投入219万元打造反渗透浓水回收利用项目,每小时可回收50吨新鲜水,成功实现水资源“变废为宝”。2024年,企业全年用水总量达679万吨,其中城市再生水占比80%,达543万吨,再生水主导生产用水的格局已然形成。
“今年,我们再次投资3500万元启动全厂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项目投运后,企业可实现生产用水100%采用再生水,预计全年用水量将达700万吨。”宁夏电投银川热电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主任高青安说。
在此过程中,银川热电构建起完善的“深度处理+梯级达标”科学用水体系,城市中水经中水厂输送至企业后,先通过膜法工艺深度净化至自来水标准,再经深化处理升级为除盐水品质,最终精准匹配生产各环节用水需求,让再生水在层层净化中实现价值跃升。
高青安介绍,通过一系列节水举措,公司自来水消耗量大幅锐减——从项目实施前的每年136万吨降至44万吨,节水成果显著。“如今,银川热电已成为银川市再生水利用的‘领头雁’。”高青安自豪地说。
近年来,银川经开区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持续推进企业节水减排,探索构建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的新模式,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做好“水文章”。
记者闫茜配资网上炒股平台
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最好的股票配资导航网 深圳“蜂巢”落地:盈峰环境助力智慧环卫
- 下一篇:没有了